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建议字〔2021〕09号
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第059号建议的答复
张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唐山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针对您在建议中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我们组织相关责任处室和建议会办单位对相关工作认真进行了总结梳理。正如您建议中提到的,“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肩负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如何有效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工作,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校园法制教育和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防范治理工作。
一、持之以恒开展校园法制教育
一是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体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全市普法工作的职能机关,我们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纳入“八五”普法规划,以组织开展“法律九进”为载体,积极协调、指导各级各部门,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努力营造领导有力、职责明晰、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政府部门与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机制,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网络,逐步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推动青少年普法教育不断深化。充分发挥学校法治课堂在青少年普法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推动学校法治课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积极开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律故事大家讲、观看法治电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法治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提高青少年预防犯罪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宣传解读,广泛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线上学习以及征文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法治观念,全市累计15000余名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校累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00余场次。曹妃甸区建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有法律知识展厅、放映厅、模拟法庭、法律图书阅览室等,利用寒、暑假及节假日与各学校联合举办各类法治宣传活动,成为我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益补充。全市各学校聘请优秀民警、法官、检察官以及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结合社会治安、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积极配合学校定期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以事论法、以案释法,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或事例讲解法律法规,教育效果明显。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社区、村落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是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鼓励律师、公证员、司法助理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积极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法律服务。深入学校、乡村、社区,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现场答疑、法律咨询等形式,专门为青少年答疑解惑,实现即时服务、就近服务,以服务介入教育,解决矛盾,更好地实现了对青少年权益的有力保障,形成了以市教育局“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以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司法所为基础的法律服务网络,推动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二、全面深入推进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防范治理
一是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成立唐山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地各校开展欺凌防治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均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由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组织实施的预防校园欺凌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并公开工作部门名称、办公电话等信息。规范欺凌报告制度,对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要求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进行及时、科学、有效处置。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将学生欺凌防治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和教育行政、学校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及相关岗位教职工工作考评,作为评优评先先决条件。对失职渎职的,严肃追责问责。
二是全面摸排细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从防范学生欺凌工作机制、制度措施、责任落实等方面,对辖区内近三年来所有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全面的线索排查与隐患梳理。梳理分析事件隐患,对学校、学生和校园内外周边各类场所均进行全面排查,排查重点为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学校、留守儿童和特殊困难儿童及学校厕所、宿舍、上下学路段等隐蔽偏僻场所。及时消除隐患,对排查发现的苗头迹象和隐患点,学校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对可能致使欺凌和暴力事件发生的隐患建立台账,及时化解。
三是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题培训纳入2021年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提高学生防欺凌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家校育人合力作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的通知》,把做实做好家庭教育作为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重要途径。印发《关于预防学生网络沉迷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信》近百万份,提醒家长及时监管、发现、矫正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和不当消费行为。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举措。一是深入学习落实《宪法》,继续积极推动宪法“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坚持宪法从青少年抓起,将宪法法律知识纳入学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学习宪法专题课、主题班(队)会、知识竞赛、演讲、宪法晨读等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校规模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将宪法教育融入升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社团活动等,大力培育校园宪法文化。二是积极创新法制教育宣传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加强法治的新媒体宣传力度,通过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载体,通过视频、动漫、微电影等形式,开展深刻、生动、鲜活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加强青少年帮扶,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完善我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体系。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们将积极采纳相关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更加关注我市教育事业。
唐山市教育局
2021年11月25日
领导签发:史林友
联系人及电话:韩正涛 2801165;安文杰 280106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市妇联。
主办单位:唐山市教育局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