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340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29 17:02     来源:唐山市教育局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

办理结果:(A)

唐教提案字〔20242

 

唐山市教育局

对政协唐山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134038号提案的答复

 

芦阅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今年以来,就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副书记张旭就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开展专题调研;市政府副市长张月仙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五次召开工作会、座谈会、专题汇报和专项约谈会。

市教育局全力落实主体责任,自3月23日起,召开16次全市教育系统重点工作调度会,就学校安全、预防欺凌、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等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先后印发《唐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关于家校协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安全成长的实施意见》唐山市2024年“点亮‘心’路 护航成长”心理健康工作专项提升行动方案》,从工作机制、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心理辅导室、筛查预警等各方面加强规范管理,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已采取的办法措施

(一)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负责定期召集成员单位包括市教育局、市妇联、卫健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团市委、市关工委等多个部门,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并以文明城创建为契机,统筹安排成员单位具体任务目标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并提出要求。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听取相关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规范开展政府履职评价工作,按照省文件要求,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单纯以升学率或平均分等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标准,推动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校长、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等培训计划,提升育人能力和心理咨询实操能力。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班参训学校达1310所,参训教师近1.5万人。2024年4月1日,印发《关于做好市级名师工作室助推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专业成长培训的通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提升42名市级心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工作实效。5月7日,市教育局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梁铁成主任,就学校如何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专题培训,450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加。各县区也结合实际,邀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讲座,帮助教师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能正确指导、解决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畅通咨询辅导通道。2024年,指导各地各校全面摸排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隐性辍学和困境学生等11类重点学生人群,建立《重点关注人员台账》,点对点落实教师包联帮扶关爱制度。连续多年依托唐山市未成年人阳光心理培育中心面向师生、家长开通心理咨询援助热线及咨询预约通道。各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站)及各学校开通心理邮箱、心理热线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提供多元化的心理疏导服务。市卫健委组织医院开通医院咨询专线,团市委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台作用,打造12355专家讲师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和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等活动。团市委开展的“青春守护计划”项目,送课下基层活动100场次,提供个案咨询介入。

(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市委宣传部与教育、卫健、妇联、团市委等部门结合,组织医院、学校和心理协会等各领域专家做客唐山新闻综合广播或新媒体直播间,通过线上讲座直播和线下纸媒宣传形式,普及精神疾病、心理健康知识。文明办、教育局、团市委共同设立“9.25”唐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日,依托唐山+等新媒体平台推出11期心理健康教育作品。各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和家校网络互动平台等渠道,对家长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合力2023年,各县区开展家庭教育活动2632场,受众人数76.5万人次。

(五)加强主题课程教育活动。各学校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每班每两周至少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召开1次主题班会。积极拓展心理课程育人主题活动,今年5月,在全市首个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中,组织师生、家长收看11场心理健康大讲堂、8场优秀校园心理情景剧,科普宣传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并开展校园心理剧评选活动。迁安第四高级中学《遇见未来的自己》入选河北省“阳光五月”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播剧目。2023年,在全市大中小学开展“‘心’启点 ‘心’相伴 ”百场心理辅导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家校社部门协同。进一步深化各部门职责,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测评和抑郁障碍筛查、家庭教育指导、心理队伍建设、心理辅导室规范化管理等各方面联合开展相关工作,规范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防止不良心理信息向未成年人传播,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重点人群摸排帮扶。指导各地各校继续完善重点关注人群台账,并开展动态管理,做好风险评估,充分运用心理辅导室“一生一策”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积极与社区、医院对接完善包联关爱制度,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扰。结合唐山市未成年人阳光心理培育中心、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和学校、医院及各类平台心理热线等,做好师生、家长心理疏导。

(三)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力。充分发挥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作用,适时开展针对全体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专题培训,重点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研和课题研究,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指导学校按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程体系,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每学期至少开展1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各学科教学目标要包含学生心理成长目标,教学内容要充分挖掘课程教材蕴含的心理要素。五育赋能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结合每年5月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9·25唐山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日”和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游戏辅导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唐山市教育局

                                2024年611



网站地图